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6日訊(記者?韓璐)9月14日,國家醫保局組織開展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擬中選結果產生,平均降價幅度達82%:擬中選的髖關節均價從3.5萬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關節均價從3.2萬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
據了解,本次采購產品范圍為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共有48家企業參與本次集采,包括強生、施樂輝、史賽克等進口廠商,以及威高骨科、愛康醫療、春立醫療等國產龍頭。結果顯示,中選企業44家,中選率92%。據介紹,首年意向采購量共54萬套,占全國醫療機構總需求量的90%。按2020年采購價計算,公立醫療機構人工髖、膝關節采購金額約200億元,占高值醫用耗材市場的10%以上。?
此次人工關節帶量采購是國家層面組織的第二批高值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據介紹,人工關節集采在總結冠脈支架集采成功經驗基礎上,著眼于尊重臨床需求和關節類產品特點,對采購規則作了進一步探索創新。一是按產品系統實施采購。根據臨床使用特點,將臨床完整手術所需的多個主要部件組合為產品系統實施采購,避免部分必要的部件因未中標而短缺,以及部分部件因未被納入集采而漲價,確保臨床治療的整體性和安全性。二是充分考慮臨床伴隨服務。關節類手術需要企業提供“跟臺”等臨床伴隨服務,本次集采企業報價時單列伴隨服務費用,確保產品穩定供應和使用,有利于中選結果順利落地。?
企業提供的“伴隨服務”包括協助組裝工具、進行必要的工具使用指導、對醫療機構進行工具操作培訓等。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提醒,中選企業要高度重視后續的服務,嚴格落實中選企業自主選擇配送企業,并向各省報備配送企業名單和費率。這些針對性較強的規定,亦符合此前八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的指導意見》中對高值醫用耗材采用“一品一策”的要求。
(責任編輯:楊奇奇)
本文轉載自中國經濟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